五峰山位于中国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县城东南15.5千米的五峰山镇境内,主峰海拔395米,因有聚仙峰、望仙峰、会仙峰、志仙峰、群仙峰五峰并列而得名,与泰山、灵岩山并称“鲁中三山”。五峰山省级森林公园南接泰山,西望黄河,公园占地面积1.62平方千米。
五峰山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五峰山在秦朝时就被开发;金元时期,随着道教在五峰山地区兴盛而被拓展,开始建设洞真观;在明代达到了繁荣的顶点,洞真观建筑群基本成形。五峰山现有莲花洞石窟造像、洞真观古建筑群、元都观、青崖寨等景点。
1987年12月11日,五峰山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单,属泰山遗产区。1993年1月,经山东省林业厅批准,在国有长清区五峰林场建设五峰山省级森林公园。此外,1979年,五峰山古建筑群被评为济南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五峰山景区于2001年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风景区。
命名
五峰山自古以来就与泰山、灵岩山并称为“鲁中三山”,因其由会仙峰、望仙峰、迎仙峰、志仙峰、群仙峰这五座山峰略呈半圆形挨肩排列组成而得名。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五峰山位于中国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县城东南15.5千米的五峰山镇境内,属泰山山系的济南南部山区,主峰海拔395米。五峰山省级森林公园南接泰山,西望黄河,东与104国道、北京-台北高速公路和京沪铁路相连,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6°46'18''~116°52'00''、北纬36°24'16''~36°30'00''之间,面积为1.62平方千米。
气候
五峰山属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无霜期215天,年晴天日数为99.6天,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598.5小时。地区年平均气 温为13.7摄氏度,1月份气温最低,平均零下2摄氏度,年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20.5摄氏度,出现在1981年1月26日;7月份气温最高,平均为26.9摄氏度,年极端最高气温为40.5摄氏度,出现在1966年6月21日。地区年平均降水量628.2毫米,雨热同期,夏季(6~8月)平均降水为399.3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64%;冬季(12~2月)平均降水量为20.4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3%。
地质
五峰山地处泰山北翼,属泰山支脉。在新太古代初期,距今28亿年前,古老陆台裂开,形成巨大的凹陷带(海槽),沉积了巨厚的超基性一基性火山岩和杂砂质火山碎屑岩(泰山岩群)。后来经过泰山运动,褶皱隆起成为巨大的山系,同时发生一系列断裂、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形成了由各种变质杂岩和岩浆岩组成的泰山杂岩。古泰山经过长期风化剥蚀,地势渐趋平缓。
在古生代初期,整个华北地区包括鲁西在内开始大幅度下降,海水侵入,古泰山也随之沉没到地平线以下,于是在古泰山的“泰山杂岩”风化剥蚀面上,沉积了一套海相地层,即寒武系一奥陶系的石灰岩和页岩。之后,在中奥陶世末的加里东运动影响下,华北地区又缓慢地整体上升为陆地;至中石炭世初,发生过短暂的升降交替,鲁西处于时陆时海的环境,在中奥陶统的风化剥蚀面上,沉积了中、晚石炭世的海陆交互相含煤地层;而后鲁西又持续上升,进入大陆发展阶段。
在中生代期间,古泰山南麓产生数条北东东向高角度正断层,其中最南面一条,就是泰前断裂,处于断裂北盘的古泰山,不断抬升隆起遭受风化剥蚀。泰前断裂的活动强度在新生代期间达到高潮,导致泰山断块凸起发生强烈的掀斜抬升,从南向北由泰山主峰周围的中山逐渐过渡为低山丘陵;同时历经长期风化剥蚀,以及各种外力地质作用的改造,才逐渐地形成今日包括五峰山在内的泰山山系面貌景观。五峰山的主要岩层有太古界泰山群变质岩、寒武系石灰岩、寒武系和奥陶系石灰岩(页岩)。
地形地貌
五峰山山岭起伏,沟壑纵横,其中的五座山峰呈半圆形,从西向东依次为:聚仙(也称迎仙)、望仙、会仙、志仙、群仙峰。群仙峰最为峭拔突兀,其峰顶孤悬天半而略呈方形,又名为仙人台,只有一线狭路可以攀登。
水文
五峰山位于北大沙河、南大沙河、玉符河的源头地带,其中南大沙河的东支流发源于五峰山附近。南大沙河共有3个支流,在小屯水库汇合后,向西北流入黄河;主河全长37.2千米,流域面积406平方千米,汇集地面径流185.8平方千米,属季节河节性河流。玉符河发源于泰山北历城区境内,全长81公里流城面积704平方千米。
五峰山地区的地下含水层主要有3种类型:太古界泰山群变质岩系风化裂隙含水层,风化厚度约20米,含风化裂隙潜水,水位随地形而异,埋深一般小于10米;下寒武大理石裂隙岩溶含水层,水位埋深不等;灰岩层间裂隙岩溶含水层,灰岩裂隙岩溶较差,或被石膏和粘土充填,水位埋深不等。五峰山地区地下水以近似地形的水利坡度向下游运动,而大气降水以0.1左右的入渗系数,补给地下水。
生物多样性
植物
五峰山植被覆盖率93.4%,植被类型较多,结构稳定,植物种类丰富,有维管植物116科423属874种,其中蕨类植物门13科19属34种,如假中华鳞毛蕨、紫萁属、草问荆等;裸子植物门2科2属2种,如银杏、白皮松、油松等;被子植物门101科402属838种,如虎掌、杜仲、紫椴、低矮山麦冬、烟台翠雀花、中华结缕草、鹅掌楸、野大豆、黄檗、水曲柳、绶草、北火烧兰等。其中,银杏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紫、中华结缕草、鹅掌、野大豆、黄、水曲柳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
动物
五峰山地区有哺乳类5目7科14种,如黄鼬、欧洲狗獾、野兔等;两栖动物1目3科3种,如黑斑侧褶蛙;鸟类10目29科73种,如鸢、苍鹰、雀鹰、红脚隼、红隼、乌鸦、喜鹊、、杜鹃科、黑枕黄鹂、斑鸠属、鸮形目、红角鸮、领角鸮、长耳鸮、啄木鸟科、石鸡等。其中,苍鹰、雀鹰、红脚、红角、领角鸮、长耳鸮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历史沿革
文化背景
五峰山是著名的道教圣地。据考,五峰山道观属全真教龙门派的发祥地,“北七真”中的丘处机、郝大通、刘处玄三位真人曾来此弘道。北宋时,五峰山列道教名山第九位,明朝时列第十二位。历史上,五峰山上的洞真观古建筑群,曾4次受到皇帝敕封:金大定二年(1162年),被礼部敕名为“万寿院”;完颜珣贞佑年间(1213~1217年),敕封洞真观;元代又被封为“护国神虚宫”;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朱翊钧朱钧派全真道士周玄真颂发《道藏》金经480函,后又敕封为“保国隆寿宫”。明万历到崇祯年间,洞真观香火繁盛,请道士作斋醮科仪者络绎不绝,逐渐成为内廷的一处重要祭祀场所,颇有“皇家道场”势。
建设历程
五峰山在秦朝时就被开发,金元时期整个被拓展,在明代达到了繁荣的顶点。
东魏时期至隋朝,在五峰山聚仙峰西侧峭壁上,刻凿修建有莲花洞石造像。现今可辨的记录有洞左边,东魏武定五年(547年)、北齐乾明元年(560年)的造像题名。
金朝时期,五峰山修建有道院,后于大定二年(1162年),敕赐“万寿之院”。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道士王志深呈请东平府,划定道院土地使用范围等内容,之后道院开始扩建,至贞祐初年形成一定建设规模,始称“洞真观”。此外,全真道士邱志圆于泰和年间(1201~1208年)在五峰山结庵传道。
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朱翊钧特命全真道士周玄真重修洞真观,并敕名为“保国隆寿宫”,修建规模空前,观内大多建筑为此次所建。此外,为供奉其母李太后,明神宗更是在五峰山修建了一座豪华的九莲殿,并封太后为“九莲菩萨”。崇祯十三年(1640年),五峰山被绿林占据,山上的道院一度冷落荒凉。
明末到清代中期,五峰山屡次被绿林占据,道院实为土匪所控制。也因此,洞真观在清代修缮及扩建甚少。据考,清嘉庆元年(1796年),玉皇殿经历了一次较大的修缮,但其维修工艺粗糙,且没有官造房屋的规制特点。
1930年6月,傅作义部下李生达在五峰山下打响了中原大战的主要战役之一的“长清战斗”,五峰山遭受严重的炮火摧残。1931年,中华民国农商部在五峰山设立林业试验场,后改实业部林场。七七事变后,山场林木受到战争破坏;在1948年,长清解放时,林场的林相已残破不堪。
1948年9月,山东省泰历林场建立,五峰山林场成为泰历林场的一个分场。直到1952年,五峰山林场划归长清区管理,名为“国营长清县五峰山林场”,林场实测面积为1.7747平方千米。
1958年,包括国营长清县五峰山林场的林木在内,众多林木被作为“大炼钢铁”“大办食堂”的燃料而受到破坏;1960年,更是因群众生活困难而大量毁林开荒,放弃了林木管理,众多林木遭到毁坏。在1966~1976年的“文革”中,许多林木管理的规章制度被废除,乱砍伐林的事件不断发生,包括包括国营长清县五峰山林场在内的国有林、集体林及国社(队)合营林均遭到严重破坏,国社(队)合营的成林林木几乎被伐光。直到1976 年以后,林业生产和林木管护才走上轨。
1993年1月,山东省林业厅批准,在国有长清区五峰林场建设五峰山省级森林公园。
景点布局
五峰山内修建有五峰山省级森林公园,公园内现存有古迹洞真观古建筑群,位于五峰山东部。此外,元都观、青崖寨也位于五峰山东部,莲花洞石窟造像位于五峰山的西部,更鸡桥、一天门位于五峰山南部。
主要景点
洞真观古建筑群
洞真观古建筑群位于五峰山东省侧的志仙峰下,主要由洞真观、三元殿、真武庙、玉皇殿、三清殿、九蓬殿、吕祖庙等组成。《五峰山志》记载,洞真观创建于完颜璟泰和年间(公元1201~1208年),为全真教道士丘志原所建,王志深、李志清等增修扩建,始有道院,金宜宗贞柏间(公元1213~1217年)定名为“洞真观”。
洞真观在元、明两代均有所扩建,元代又封为“护国神虚宫”。明万历年间,朱翊钧命黄冠、周云清辟山重修,“创构宫宇,楼殿岿崇,金碧辉荧,号称极盛”。朱翊钧为供奉其母李太后,修建了一座九莲殿,封太后为九莲菩萨。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派遣全真道士周玄真(即周云清)在这里刻印了《道藏》全经480函。改洞真观为“保国隆寿宫”,并敕建隆寿宫石坊。望仙峰半山腰上尚存“青帝宫”遗址。青帝是道教奉祀的神灵,为五天帝之一,居东方,主春,又称“苍帝”“春帝"。
三元殿
三元殿又名“三官殿”,它的遗址位于清泉西北隆寿宫后的高崖之上,大殿已,但厢房尚存:殿台前的百丈石阶,俗称的“百丈阶”,计有九十一级,取道“九九归一”之意。登上百级阶梯,就是洞真观的建筑中最高处了。三元殿内有三官大帝,当地老百姓称是尧、舜、禹三帝。三官大帝是早期道教尊奉的三位天神,每逢三元节,即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人们会沐浴素斋,到此祈福。
清冷亭与清冷泉
清泠亭又称志仙亭,在志仙峰下,清泠泉边。玉皇殿墙东,即见此泉。清泠亭亭为石筑,四檐飞翘,彩绘斗拱,单檐四角琉璃攒尖顶,有4根石柱,亭柱上分别镌刻英树琴和黄易二人的楹联。英联为“到此息尘虑,对之清客心”;黄联为“露滴仙人掌,云流玉女盆”作于清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清泠亭的下方有一青石砌成长、宽、深各0.8米的方池,泉水由石壁的石雕龙嘴中汨流出,汇入池中,因清泉激(击)石,泠作琴筑(古乐器)声而得名“清泠泉”。清泠泉水质清冽甘甜,且常年不竭,2004年被评为济南七十二名泉第六十五位,为五峰山昔日八景之一,为济南市重点保护的名胜之一。
元都观
元都观又称南观、玄都观,址在洞真观正南,是明朝德王府的两周王陵(德王府在今济南市珍珠泉大院)。陵内有明德庄王、德懿王、德怀王、德恭王、德定王、德端王六座寝墓,最近发掘的德庄王墓,其规模与明十三陵明墓相差无几。朱祁镇(朱祁镇)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封其二子朱见遴为德王,初国德州,后改济南。朱见深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朱见到济南就藩,直至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朱由枢朱由枢被清兵俘虏,共历7代172年,其中六代德王(朱见潾、德懿王、德怀王、德恭王、德定王,德端王)的陵墓都在五峰山附近的青崖山南麓。民国初年,元都观内建筑已废圮,仅有的殿堂成了看林人的住所,现仍存“八字墙”、墓门等。南观现为解放军某部驻地。
青崖寨山
五峰山东南0.5千米处,有一奇绝山峰——青崖寨山,山势陡峭险峻,古为兵家必争之地。金元时,东平路行军万户严实曾屯兵于此镇守。严实系长清区人,死后被追封加谥为武惠鲁国公。明崇祯十三年(公元1640年),以孙化亭为首的农民起义军,曾驻守于此,至今山上仍有半穴居式建筑、寨门、以及点将台、旗杆穴等遗址遗物。
青崖寨遗址
青崖寨遗址位于五峰山东南0.5千米、海拔552米的青崖山上,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现存半穴式古建筑群残迹约260间,有高1.5~3米,长300米断续的寨墙,寨东北2公里的黄山顶等处有残存建筑约160间,碑座基1座。青崖寨门面向西北,高3米、宽2米、长4. 5米,有沿寨峰口曲径马道2条,哨位4处。寨内有用凿石制成的直径0. 6米的对白7个,直径10米、深1.5米的饮马池1个,直径1.5米、深0.8米的石瓮2个,长2米、宽1.2米的水槽1个,打兵器退火用的小方水槽2个,山寨下西北方向设有教场和讲台,还存有大量宋元时期陶瓷片。
莲花洞石窟造像
莲花洞石窟造像在五峰山西部,聚仙峰西侧峭壁上,有莲花洞石窟造像,属济南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凿刻年代约在东魏至隋之间。四大石窟广阔3.3米多,高3米,窟外另砌券拱门,门额置“天启六年五月圣佛莲花洞”刻石。窟内正璧雕佛1、僧2、菩萨2,四壁及拱门两侧雕小佛242尊,洞内外共有佛308个。窟顶藻井雕莲花30余朵。洞外东石壁雕小佛10余尊。洞内造像题字大半漫,尚可辨者右壁有石贵妃及卢义基为亡妻造像等20余处,还有洞左边东魏武定五年(公元547年)、北齐乾明元年(公元560年)的造像题名。莲花洞内因有不少善男信女来这里烧香,以致香烟缭绕。
一天门
一天门位于青崖山的西北麓峪口处,是五峰山的天然谷口。这里有石砌盘路,盘路开始处,两崖并峙,形如关隘。明代万历年间,道士周云青的弟子史奇峰曾在这儿修建过“广生殿”、“伏魔宫”等殿宇,并用巨石筑门,称为“一天门”,门上修阁,为“迎恩阁”。清顺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重修。今门尚在,但阁已不存。
其他看点
礼部牒碑
洞真观中有许多古碑,其中最早的碑刻是三元殿前金大定十年礼部牒碑,碑文记载完颜雍(完颜雍)大定二年(公元1162年)礼部奉敕赐万寿院牒文。另外,玉皇殿前西壁有孛儿只斤·贵由三年(公元1248年)元好问撰文、王万庆书石的“金洞虚宫记”石刻。元好问(公元1190~1257年)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县)人,仕金,曾任尚书省左司员外郎等职,诗文蔚为一代之宗。金亡后第二年(公元1235年),他曾到济南市游历,撰《济南行记》,对济南山川多有题咏。
崔先生像赞碑
洞真观内有明清碑碣数十块,崔先生像赞碑珍贵,该碑立于玉皇殿前东侧。崔先生,名道演,字玄甫,号真静,是金朝道士,洞真观的修人。此人博览“三教”群书,融儒、道、佛三教为一炉,更精通医术,为穷人治病,不取分文。他父母去世后,离家拜东海刘处玄为师,在五峰山修炼得道。后人为纪念他,修了此碑。碑正面是沈士元刻画的崔先生肖像,另有元好问、刘祁、杜仁杰像赞各一,书体分、篆、隶3种;碑阴是杜仁杰写的《真静崔先生小传》。此碑书、画、刻俱佳,后世金石家多有著录。
古银杏树
洞真观东北侧有一株雌雄同株的古银杏树,此树粗6.5米,高35米树围6.5米,需6人合抱才能围住,树冠覆盖面积2540平方米,系济南省省内第二大银杏树。据说这棵古树是南北朝时期种下的,已有2000岁的高龄,堪称树中南极仙翁。
五股穿心柏
五峰山更鸡桥往东有一块“将军椅”的巨石,巨石北侧有一棵古柏,树墩中间有一小洞,五股虎爪似的树干伸展其中,故称“五股穿心柏”。传说“五股穿心柏”下有一宝盆,有人曾在里面栽种五棵柏树枝杈,谁知瞬间幻化出了漫山遍野的柏树枝杈,后来枝杈长成了现在五峰山上的柏树林,而插在宝盆里的五根柏树枝长成了“五股穿心柏”,宝盆已长在柏树墩中,盆口处还有一个小洞。但如今的五股穿心柏只剩下两股,其余三股只看到树墩。此外,曾经的景区工作人员表示,“五股穿心柏”按理应该是一棵有五根枝杈的柏树,但她在1995年来到五峰山景区工作时,看到的就只剩余两股,且其中一股是柏树,另一股则是槐树,而且被砍的3股也是槐树墩。
五峰山大樱桃节
五峰山大中国樱桃节大约在每年5月至6月,樱桃成熟期间举行,活动主要围绕“樱桃”展开。活动期间,除了游客可以亲身体验采摘车厘子,当地政府还举行系列网络直播活动向民众推介五峰山大樱桃,帮助果农打开销售渠道。此外,活动还会同步举行爬五峰山、摄影等系列活动。2023年的第九届大樱桃采摘节中,就举行了“五峰山樱桃红了”樱桃节抖音短视频大赛、“樱你而来,问道五峰”大V行、“乡村好时节·LET’S购”樱桃嘉年华、“樱你而来,玩转五峰”打卡等活动。
开发与保护
1985年3~6月,由县及各乡镇投资140万元,在五峰山省级森林公园中的五峰山建成别墅庭院11座,总名五峰仙庄,有8种建筑形式。同年7月交付使用,开始接待游人及各种会议。包括6间会议、餐厅两用室,3间小型会议室,5间食堂伙房,共使用土地面积5357平方米,建筑面积2131.40平方米,修小拱桥1座,铺水泥路面500米,1985年底有经营人员25人。
1995年11月22日,山东省政府批准建立济南市五峰山省级旅游度假区。五峰山省级旅游度假区规划总面积36平方千米,以五峰山旅游区为核心,包括高尔夫球场、崮云湖、钓鱼台水库、樱桃谷等区域。
2020年,《五峰山街道“十四五”规划》提到要将五峰山省级森林公园中的五峰山旅游度假区建设成为济南西部一个休闲度假、观光旅游区。并以万亩樱桃谷、千亩玉杏园、百亩蒲公英基地为中心,发展农业观光旅游和乡村旅游;开发五峰山景区、钓鱼台水库、明德王陵、仙人台遗址等景点,打造集休闲娱乐、水上运动、餐饮服务、疗养度假于一体的山水田园景区。
相关文化
道教文化
五峰山地区道教兴盛于金元时期。元朝时采取宗教尊崇、保护和兼容并蓄的政策,泰山和五峰山上的道观都是在此时修建的。明代以来,尤其是嘉靖朝对道教的尊崇达到了顶点,这时五峰山道教在山东地区蓬勃发展,还大规模扩建了洞真观。清朝廷不重视道教,五峰山的道教衰落主。清朝及到民国时期的五峰山地区,五峰山当地士绅和民众参与宗教和民间信仰活动较多。明末至新中国成立,五峰山地区多战争,使道观遭到破坏。后来,五峰山只有残留的碑刻和香火缭绕的道观了。泰山地区的全真道最早的据点就是在五峰山洞真观,五峰山受泰山神灵信仰影响很大,其中,碧霞元君信仰在明清山东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关诗词
《题洞真观》杜仁杰
青崖何亭亭,险绝不可状。傍连五峰山,石壁一何壮!中有仙人台,会此簇天仗。千年迹已陈,剪秽夫谁创?贤哉王真隐,志欲铲叠嶂。林林万石滩,手独辟空旷。得非借天巧,无乃烦鬼匠?向来樵牧场,今作锦步帐。鸟鸣灌木,人语飞鸟上。居人固自轻,过客诚难忘。时危乍便静,胜境翻增怆。信宿已过期,久留非涉妄。明日黄尘中,回头失昆阆。
《行香子.五峰山》耘烟
仙境尝闻,今日亲临,错落五峰若比邻,洞真观毁,残迹犹存。碑刻无恙,寺垣倒,草蓬生。青鸟殷勤,曲径松荫,高山流水雨新晴。饱览八景,难觅僧魂,忙里偷闲,听泉韵,看浮云。
《游五峰山》白冰
昳丽五峰山,岚光耀宇寰。野花明艳艳,泉水暗潺潺。废观存遗址,新楼展笑颜。神逸违日暮,小憩循偷闲。
故事传说
郭巨埋儿
汉代,郭巨因家乡遭受灾荒,他带着母亲、妻子和三岁的儿子搬至卢县(今天的长清区)巫山下,并借了一间空房居住。郭巨一家生活艰难,他们将食物都省下来供养老母亲,然而老母却将食物都给了孙子,导致老母也日渐消瘦。后来,郭巨得知了这一情况,便与妻子商量埋掉儿子让母亲活下来,因为孩子可以再生,但母亲只有一个。起初,他的妻子不同意这个提议,但后来也勉强接受了。就在他们准备掘土埋葬儿子的时候,意外地挖出了一锅金子,上面还刻有“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等十二个字。
卢大本治难症
清代庠生卢大本是长清窑头人,一年的夏天,他路过一个村庄时,看到一个姑娘正在碾米,发现她的面色赤红、出汗。于是,他让牵马的仆人用力拍她的后背。仆人感到为难,在卢大本表示承担一切后果之后,按照卢大本的指示,在姑娘的背后猛击了一掌。姑娘因此受到惊吓,全身冷汗直冒。姑娘的父母听到响动后,赶来将仆人揪住要打他。卢大本向前解释道:“请诸位息怒,尽管这么炎热的天气,姑娘的面色虽然通红,但却没有任何汗液流出。这是因为内火不能外泄所造成的,除此之外无法治疗姑娘的病。”在了解卢大本的医者身份后,大家都认为他的话很有道理。果然,姑娘回家后,内部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外表的红斑疹也消失了,她的病全然好转。
青龙泉传说
相传,古时候五峰山上有个村子,有一位年轻人经常化身为青龙,帮助邻里们浇地耕田。有一年,正值干旱,田地都龟裂了。在一天深夜无人之时,有人发现了这位年轻人变成青龙的事情,于是青龙腾空而去。乡亲们顺着青龙飞去的方向找到了五峰山东南边的一个山峪,山峪蜿蜒曲折,长满了松柏,看起来就像一条青龙躺在山谷底部一样。在峪中有一泓清泉,清水源源涌出,形成了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流出山外滋润了农田。后来人们就称这个山峪为青龙峪,泉水为青龙泉。
重要事件
1979年9月3日,经济南市革命委员会批准,五峰山古建筑群为济南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79年9月3日,莲花洞石窟造像被济南市革命委员会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7年12月1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法国巴黎召开的第十一次全体会议上,五峰山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单,属泰山遗产区。
1993年1月,山东省林业厅批准,在国有长清区五峰林场建设五峰山省级森林公园。
2001年,五峰山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风景区。
2004年的4月,五峰山清冷泉被济南名泉研究会评为济南新七十二名泉。
参考资料济南市长清区五峰山省级森林公园.济南市园林和林业绿化局.2023-09-27
长清区A级旅游景区简介.济南市长清区人民政府.2023-09-27
五峰山景区.济南市人民政府.2023-09-28
五峰山景区4月30日恢复开园.齐鲁壹点.2023-09-27
济南市长清区五峰山省级森林公园.济南市园林和林业绿化局.2023-12-27
济南这几座又美又清凉的“避暑仙山”,负氧离子爆棚,25℃山水自带空调模式!.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2023-09-27
山水长清,齐鲁仙境!带您“云”赏醉美长清.腾讯网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2024-01-02
“十一”黄金周登五峰山 寻古探幽品道家文化.济南时报.2023-09-27
济南五峰山旅游度假区.山东省情网.2023-09-27
北京高鐵直達台北 技術及政治是難題 北京高铁直达台北 技术及政治是难题.BBC NEWS 中文.2023-12-28
《长清区志》自然环境、物价.济南市长清区人民政府.2024-01-01
五峰山景区.济南市长清区人民政府.2024-01-01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国政府网.2024-01-02
新调整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公布.中国政府网.2024-01-02
洞真观——三元殿!.济南五峰山洞真观微信公众平台.2023-10-17
佛风道骨五峰山.齐鲁壹点.2023-09-27
长清五峰山:“仙气十足”的风水宝地.长清旅游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7
济南"五股穿心柏":民间传说可追溯到万历年.中国新闻网.2023-10-22
济南长清五峰的大樱桃熟了,来采摘吧!.腾讯网 大众日报.2024-01-02
521甜蜜之旅,从这颗小小的樱桃开始,泉城采摘地图为你奉上!.澎湃新闻 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4-01-02
山东旅游大事记.大众网大众数字报.2023-10-08
五峰山街道“十四五”规划.济南市长清区人民政府.2023-11-30
济南这座颜值爆表的醉氧仙山,风景宛如避世仙境,太适合夏日出游了!.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2023-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