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技术

海洋技术(Marine Technology)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于海洋科学类专业,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或工学学士学位,专业代码为070702。

海洋技术专业通过传授海洋高科技和海洋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培养海洋高新技术应用、开发和研究能力,能从事海洋观测、海洋资源勘探与开发、海洋信息传输与处理、海洋工程检测、海洋仪器设备研制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专门技术人才。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技术类企业从事水产技术、环保技术、水利或港口工程技术、结构工程等工作,在水产类企业从事水产养殖、经营管理、技术开发与推广等工作,也可在政府、事业类单位从事海洋资源调查与开发,海洋环境监测、海洋资源管理、海洋探测等工作。

专业发展

1999年教育部将海洋技术列入普通高校本科课程目录。自1999年以来,先后有中国海洋大学等20多所本科院校相继开始招收海洋技术本科专业的学生。也有众多位于教学一线的教师在海洋技术专业的主动式教学模式探索、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精神培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与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18年5月11日,由浙江大学海洋学院牵头,召开了第4届海洋技术专业建设研讨会,浙江大学、厦门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广东海洋大学等10多所高等院校就海洋技术专业的建设、发展和当前存在的问题等多方面进行了研讨,达成了共识。

海洋技术专业在面对陆地资源一步步枯竭的今天,成为了一门越来越热火的专业,就业前景也越来越好。毕业生可从事海洋资源调查与开发,海洋环境监测、海洋资源管理、海洋探测、海洋信息处理技术等工作或者可在水产、饲料、鱼药、生物技术等相关行业从事生产、经营管理、技术开发与推广等工作。

培养标准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较高的人文科学概论修养,具有国际视野和正确的海洋观,掌握技术科学和海洋科学的基本知识,具备海洋高新技术应用、开发和研究能力,能从事海洋观测、海洋资源勘探与开发、海洋信息传输与处理、海洋工程检测、海洋仪器设备研制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专门技术人才。

知识要求

与海洋科学的整体要求相同,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海洋技术专业的学生,在知识要求上要求牢固掌握专业知识,如海洋探测、海洋资源钻探与开发、海洋信息传输与处理、海洋工程技术等;在此基础上,根据技术应用领域和应用技术特点选择学习海洋物理技术(海洋声学技术海洋光学技术)、电子仿真技术、信号传感技术、海洋化学技术、海洋生物技术、海洋遥感监测技术、海洋信息技术等,形成在特定领域应用、研究和开发海洋技术的基本能力。

课程体系

海洋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属于海洋科学类大类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包含通识类课程、学科基础知识课程和专业知识课程三个部分。其中,通识类课程主要包含人文社会科学、外语、计算机与信息技术、体育、艺术等;学科基础知识课程包含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化学、普通海洋学等;专业知识课程则主要包括海洋探测技术、海洋生物技术等。

课程设置

参考资料

实践教学

海洋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和实习活动,主要包含室内实验、海上实验、台站、野外和企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一般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具有满足教学需要的完备的实践教学体系,特别应当重视海洋调查实践,培养学生具有海洋调查能力,海上实习、毕业论文等,一般安排10-12周。

毕业写作

海洋技术专业的毕业写作一般采用论文形式进行,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协作精神以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育质量国家标准》,相关的写作需要在专业教师指导下,结合专业具体情况进行。

发展方向

深造方向

学生在研究生阶段可继续在声学、海洋科学、物理海洋学、海洋生物学等领域深造学习。

就业方向

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技术类企业从事水产技术、环保技术、水利或港口工程技术、结构工程等工作, 在水产类企业从事水产养殖、经营管理、技术开发与推广等工作,也可在政府、事业类单位从事海洋资源调查与开发,海洋环境监测、海洋资源管理、海洋探测、海洋信息处理技术等工作。

师资队伍

专任教师数量和结构满足本专业教学需要,生师比应不高于18:1。 新开办专业,专任教师至少应有10名,在校生数大于120人时,每增加20名学生,至少应增加1名专任全职教师。 教师队伍中要有学术造诣较高的学科或者专业带头人,且师资队伍专业分布、知识结构、年龄组成合理,骨干教师相对稳定,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较高的教学水平。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比例不低于50%,35岁以下专任教师必须具有博士学位,具有高级职称的比例不低于30%。所有专任教师必须取得教师资格证书。在编的主讲教师中90%以上具有讲师 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兼职教师人数不超过专任全职教师总数的1/4。35岁以下实验技术人员应具有相关专业硕士学位。实验教学中每位教师指导学生数不超过18人。每位教师指导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人数原则上不超过6人。每1万实验教学人时数配备1~2名实验技术人员。

教学条件

海洋科学类专业的基本办学条件参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规定的综合类的合格标准执行。 实验室拥有先进的教学、实验仪器设备,能满足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实验要求,专业实验室应包括物理海洋学、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学、海洋地质学等实验室,固定资产总额在500万以上,同时具备提供学生海上或野外实习的条件。

开设院校

参考资料

专业排名

2024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评级A+的学校共有2所,评级为A的学校共有1所,其中评级A及以上3所A高校的专业排名依次为:

艾瑞深2025中国大学海洋技术专业排名(研究型/应用型),A++档次的学校2所,A+档次的学校6所,其中A+及以上的学校排名依次为:

中国科教评价网2025-2026年海洋技术专业排名中的中国大学本科教育专业排行榜中等级5★+的学校1所,等级5★-的学校1所,其中等级5★-及以上的学校的排名依次为:

参考资料

海洋技术.中国教育在线.2023-05-08

海洋技术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怎么样.大学生必备网.2023-05-08

海洋技术.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本科招生网.2023-05-08

海洋技术.阳光高考.2023-05-08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上册).中国传媒大学.2025-06-30

海洋技术.阳光高考.2024-04-22

2024中国大学专业排名.软科.2025-06-14

校友会2025中国大学海洋技术专业排名(研究型),中国海洋大学第一.艾瑞深网.2025-06-14

2025-2026年海洋技术专业排名.中国科教评价网.2025-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