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德天皇陵,正式名称为百舌鸟耳原中陵,通常称其为“大仙古坟”或“大山古坟”,位于日本大阪府市。是日本最大的古坟,墓主实际身份不明,日本传统上将之比附为仁德天皇。
仁德天皇陵始建于5世纪,陵墓采用了北朝南的坐向,前方为方形陵城,后为圆形陵丘。整个陵墓的南北主轴线长达486米,方城边长306米,圆丘直径249米,高35.5米。外围还设有三重宽阔的护陵沟,濠外还设有10多座陪葬墓。整个两周王陵包括濠沟在内总面积达46.4万平方米。陵墓四周和濠沟底部都铺满了泥土烧制的圆形陶器。地下陵墓采用石砌成,支撑着巨大的支柱,地面铺满河卵石,长206米,宽80米,高32米,而棺也是由石凿成的。
1872年,坟丘的方形部分塌,露出了横穴式石室,内有石棺,棺外有鎏金铜甲胄、刀、玻璃器等。2018年10月15日,日本宫内厅宣布,将与大阪府堺市共同挖掘和调查日本最大的大山古坟德天皇陵。2019年7月6日,在阿塞拜疆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决定,把包括仁德天皇陵在内的百舌鸟·古市古墓群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历史沿革
营建过程
据估算要建造如此巨大的前方后圆坟,仅运土就需要载重量五吨的卡车五十六万二千三百辆。以一天动员两千人,一个月二十五天计算,一年就是六十万人工,至少需要十五年零八个月才能建成。
历代记载
有日本正史《日本书纪》上说,这座陵墓于仁德天皇六十七年开始修建,20年后仁德天皇去世用于下葬,随葬用的明器不下2万件。仁德天皇别名大尊,大雀命,是应神大王的王子。他在位期间为公元4世纪后期到5世纪前期,这正是大和朝廷的鼎盛时期。到了5世纪时,基本已经统一了日本列岛,大和时期创造的文明也成为了日本文化的源头。而在大和时期,日本受到中国的影响,日本天皇和贵族都普遍以为自己修建高大的坟墓为荣,也因为“古坟”这种巨大坟墓的盛行,历史上又把这个时期称为“古坟时代”。
据考证就是《宋书·倭国传》中向东晋司马德宗“万里修贡”(安帝义熙九年,413年)的“倭王赞”。可见中日交通由来以久。而中国大陆长期战乱时(南北朝对立时期)流入日本的中国人也不在少数,此外还有大量为逃避战争灾难而移居日本的朝鲜人,他们中的许多人也都在仁德陵中洒下过苦辛的血汗。
据《宋书》记载,中国南北朝的宋朝(420年-479年)时期,仁德天皇曾多次遣使报聘宋朝廷,学习中国皇陵的建筑制式。
陵墓结构
地形结构
仁德天皇陵大其实和日本前期的古坟还是有很大不同的。日本前期的古坟之所以大,是因为它们大部分在建造的时候为了省时省力,都利用自然隆起丘陵的圆形部分做坟顶;然后又将自然倾斜并且更为较狭的部分打磨为比较平整的方形,来当做坟首;最后,再将坟顶挖空成一个竖形的墓穴来安葬棺木。所以前期的古坟并不能算作人为建造起来的高大。而仁德天皇陵就不同了,它的建造规模是实实在在的,因为它全部都是人工建造而成的。
形制结构
仁德天皇陵是堆土成丘,在坟丘中埋石室,放置棺木以安葬死者。坟内埋有大量的金银器、铜器、玉器等珍贵的随葬品,坟丘上部及周围排列着许多轮。前方后圆坟的鼎盛阶段出现在古坟发展的中期。直径长475米,前方部宽300米,高27米;后圆部长245米、高35米;整座陵墓面积达48万平方米。陵墓周围环绕着圆筒形、牵牛形以及家屋、犬马、女子、水鸟等形状堺的埴轮和石。坟外有三重濠沟,周围有十多座陪葬墓。
考古发掘
2007年,日本宫内厅变更了陵墓管理相关规则,开始允许考古学家等进入陵墓。2016年曾在仁德天皇陵沟渠的水面下实施过声波调查,调查发现,建造时陵墓全长比现在长40米左右。
2018年9月,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的专家对古墓进行了考察;同年10月15日,日本宫内厅宣布,将与大阪府堺市共同挖掘和调查日本最大的大山古坟德天皇陵,此次挖掘的目的是收集包围坟丘的沟渠护岸工程的资料,将对最内侧堤坝进行3处挖掘,调查有无陶俑等文物和遗迹;同年11月22日,日本宫内厅宣布,政府和考古人员对日本最大的“前方后圆型”坟大山古坟(别称“仁德天皇陵”)进行了首次挖掘,在坟墓外围已经挖掘出了5世纪的石柱和石墩。
重要文物
仁德天皇陵棺里随葬品丰厚,有日本皇族才能拥有的铜镜、玉器、日本武士金刀、名贵首饰等等。其中最有研究价值的是粘土烧制的战马、舞女陶俑和帆船、车子等器具。
保存保护
大山古坟被日本宫内厅作为仁德天皇陵进行管理。日本宫内厅管理着全国共约900处埋葬历代天皇氏、皇后及皇族的陵墓、以及无法确定被葬者,但有可能是陵墓的陵墓参考地。其中的古坟也很多,但由于中心部分不属于《文化财保护法》的对象,未被指定为国家史迹。因此严格禁止外部人员进入,包括修复等工作的挖掘调查也一直由宫内厅的工作人员负责。
所获荣誉
2019年7月,日本古坟时代“仁德天皇陵”入选“百舌鸟及古市古坟群”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相关争议
仁德天皇陵古墓名称争议
墓主实际身份不明,日本传统上将之比附为仁德天皇。由于未确定墓主身份,相关学会等存在不同意见。
历史意义
“大和国”从4世纪到645年,存在了300多年。在这期间,日本的天皇氏、贵族和豪门大户,纷纷建造高大的坟墓以炫耀门庭,史称“高坟时代”。仁德天皇墓就是其中最高大的一座。仁德之后,“高坟”愈来愈矮,一是国势日渐衰落,一是地方贵族纷起割据。645年日本改元“大化”,仿中国唐朝封建制度进行政治经济改革,不再流行“高坟”墓型了。中国史书称仁德为“大王”,这是准确的。日本自称天皇制度延续2600多年,当今的天皇是由公元前660年的神武天是一脉相承下来的。其实古代日本的部落首领称“王”,“大和国”的首脑称“大王”。天皇氏只是一种非正式的称呼。到了公元701年,大和王朝颁布《大宝律令》,确立天皇制度才将以前“大王”追称为“天皇”。
参考资料仁德天皇 百舌鸟耳原中陵.日本国家旅游局.2024-01-30
游仁德天皇陵,严禁高声喧哗.百家号.2024-03-11
世界上最大的古坟丨仁德天皇陵.新浪微博.2024-01-30
仁德天皇陵.携程.2024-03-11
日本最大天皇陵,竟挖出中国晋代文物,墓主人到底是谁?.今日头条.2024-03-11
日本开挖最大皇陵?宫内厅:不会打扰已故天皇.海外网.2018-11-22
读书|这座与金字塔、秦始皇陵齐名的日本“巨大古坟”,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百家号.2024-03-11
日本最大古墓仁德天皇陵终于要掀起面纱一角.百家号.2024-03-11
中外帝陵考古现状:挖到之后为何要回填.人民网.2024-03-11
Mozu-Furuichi Kofun Group: Mounded Tombs of ....世界文化遗产.2024-02-02
日本天皇古墓,规模堪比两个秦始皇陵,然而墓主可能是中国人.今日头条.2024-03-11
学界研究动态:论记纪人皇时代的神话传说与中国思想(刘文星 |).浙江工商大学东亚研究院.2024-03-11
仁德天皇陵:世界最大的前方后圆坟.导文.2024-03-11
日本最大的皇陵,却挖出中国晋朝文物,墓主人身份成未解之谜.今日头条.2024-03-11
仁德天皇陵.中国知网.2024-03-11
日本最大古墓仁德天皇陵终于要掀起面纱一角.手机环球网.2024-03-12
日本首个“皇陵”世界遗产有望诞生.百家号.2024-03-12
日本最大古墓仁德天皇陵首次允许外部专家调查.网易新闻.2018-10-17
日本古坟时代“仁德天皇陵”入选世界文化遗产.观察者.2024-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