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穿效应
钻穿效应(penetration effect)是指在多电子原子中,电子在原子核附近的概率较大,能够更多地避免其余电子的屏蔽,受到核的较强吸引而更靠近核。这种进入原子内部空间的作用使得电子云分布状况不同,电子云和电子云间、电子云和核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引起原子轨道能变化的能量效应。当主量子数n一定时,角量子数l越小,电子云的第一个峰离核越近,即钻得越深,这就是轨道钻穿效应。随核电荷数的增加,最靠近核的小峰在能量上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基本性质
从量子力学观点来看,电子可以出现在原子内任何位置上。也就是说,散逸层电子可以钻入内部壳层而更靠近原子核,从而削弱了内层电子的屏蔽效用,相对增加了原子的有效核电荷,使得原子轨道的能级降低,这种现象称为钻穿效应。钻穿效应越大,意味着电子可以出现在离核近一些的区域,电子的能量越低。
定性判断
钻穿效应的大小可以根据核外电子云的径向分布函数进行定性判断:
主量子数n相同而角量子数l不同的轨道,能级的顺序是:Ens
对于n和l都不同的轨道,n值大的电子亚层能级反而比n值小的电子亚层能级低,例如E4s